《狂舞派3》影評
「為咗夢想,你可以妥協到幾盡?」
(含劇透,慎讀!)
—
《狂舞派》續集要成功,
其實唔難,
但黃修平導演偏偏就揀咗,
最難行嘅一條言志之路。
—
「為咗夢想,你可以去到幾盡?」
《狂舞派》嘅呢句對白,
至今仍然如雷貫耳,
但由2013年走到2021年,
香港好似已經變成一個,
唔係我哋可以發夢嘅地方。
—
「為咗夢想,你可以妥協到幾盡?」
只要將句對白改一改,
就可以變成電影最核心最重要嘅命題,
—
面對住呢套作品,最多人問嘅一條題目,係《狂舞派2》去咗邊。其實《狂舞派》續集要成功,比起其他比較新晉嘅導演都更為容易,《狂舞派》第一集口碑載道,會有固定客源,電影未上映已經有一定嘅基礎。上集拍「舞林大會」,今集大可以將電影嘅規模玩得更大,玩亞洲賽、國際賽、世界大賽,上集得幾丁友跳舞,今集可以群P,總之跟番實第一集成功嘅方程式,一定無得輸。
—
但《狂舞派3》係一套點樣嘅電影呢?據我嘅睇法,佢甚至連係一套「跳舞電影」都稱唔上,改做《狂RAP派》都絕對無違和感。而就算有跳舞場面,一係斬頭斬尾,一係跳中有戲,令觀眾無乜機會可以真正欣賞演員嘅舞技,而最過癮嘅係,戲入面亦有一場跳舞比賽,喺影完對手跳勁舞之後,主角LOKMAN嘅還擊竟然以極短嘅時間就比導演剪走咗。
—
正正因為咁,《狂舞派3》比某啲觀眾鬧爆,令部份人大失所望,我絕對可以理解,但個問題係,點解一手好牌,明明有機會可以成為大受歡迎嘅電影系列,點解要「自毀長城」,點解要拍成咁?
—
一切一切,從故事嘅中心命題講起。撇除跳舞元素嘅縮減,《狂舞派3》另外一個極端嘅改變,係電影風格由青春熱血嘅,一扭而轉而成為寫實沉鬱嘅調子。戲嘅一開始已經開宗明義,《狂舞派1》只係一套電影,所謂追夢,其實只係一個一戳即爆嘅BUBBLE,現實往往令人抖唔到氣,要交租,會比人由工廈趕走,要比家用,唔比瞓覺,就連要點樣笑,電影入面嘅角色,都無選擇嘅權利。
—
如果話《狂舞派》係青少年嘅童話,其實《狂舞派3》仍然係成年人嘅童話。見到電影入面每個角色對現實嘅妥協,有時會睇到我哋咬牙切齒,點解咁樣都肯制?點解咁仆街都做得出?大家都係人,為咗要追更大嘅夢想,每個人都要作一定程度嘅犧牲,例如要為政府財團塗脂抹粉,要放棄拍拖嘅時間,要笠住個大頭佛幫無良地產商RAP。揞住良心嘅背後,其實電影入面無一個主要角色係壞人,做小惡嘅背後,係為咗大善,為咗兼顧生活同追夢,大家都努力咬緊牙關。
—
為咗達成虛無縹緲嘅好事而做嘅壞事,同純粹地做壞事,到底有咩分別?答案就係我哋無忘記到自己嘅初心,時時刻刻都可以做「選擇」,可以乘時投袂而起,即使偶有歧見,但兄弟爬山,各自修行。喺電影嘅最後,一眾跳舞主角為城市活化計劃起動禮擔任跳舞嘉賓,大家都為最後一場違心嘅表演而鬆一口氣,但HEYO突然出場搗亂,跳舞主角們積極配合,最後成功破壞成個動土典禮。
—
只要人仲有選擇,那怕就剩低一絲嘅空間,就有機會喺妥協嘅狹縫入面種玫瑰,而將電影嘅呢一個MESSAGE放落去分析呢套電影嘅概念,就更有意思。明明電影可以無壓力賣到一定嘅票房,明明電影有潛力可以變成一個長賣長有嘅系列,明明只要符合觀眾期望就可以輕輕鬆鬆,但導演選擇言志,選擇用呢套作品為觀眾去解答咩叫做真正嘅「唔妥協」,咩叫唔走入「建制」,喺創作自由仍存之下拍咗呢套離經叛道,但緊扣香港現況嘅《狂舞派3》。
—
曾經睇過導演嘅一個訪問,問點解續集唔係《狂舞派2》嘅問題,導演戲稱話要突破「續集魔咒」,但睇完電影,與話係擺脫魔咒,不如話係全心顛覆,反其道而行,唔要食全球電影都沉淪緊嘅老本。
—
電影嘅首映擺喺高先電影院舉行,喺香港建立一間以香港電影為本位嘅戲院,喺崇尚大製作嘅彈丸之地搞革命,配合另外一場電影顛覆《狂舞派3》,縱使作品係有沙石,唔係第一下就令人有好感,但我,又點可能唔支持呢?